看了《吐槽大会》的提词器,才感觉德云社真是“天团”

作者:admin  全文1206字 阅读需5分钟

《吐槽大会》又摊上事了:有网友曝光了节目录制现场图,一台硕大的提词器占据了C位,连“好吧”这种完全口语化的内容都包括在内;有爆料称不只是易立竞这样的嘉宾使用提词器,连笑果旗下的专业脱口秀艺人也是全程看屏幕,这也就怪不得有网友吐槽——《吐槽大会》还不如改叫“朗读者”甚至“念稿大会”。

《吐槽大会》到底该不该用提词器、用了是不是有欺骗观众之嫌,我无意探讨;但看了网友爆料的内容,我不由得心生感叹——这些年花在德云社身上的门票钱和会员钱,真是值了。

为什么这么说?迄今为止,德云社大大小小的相声表演怕不是有好几千场,无论是线下撂地还是线上录制,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相声演员用过提词器;更何况,《吐槽大会》播出的内容中很少有嘉宾表演超过10分钟(现场录制的时间不止),而德云社的演员动辄就是半小时甚至一小时,小剧场演出更是“现挂”满场飞。此外,德云社对登台演员的要求可谓“一视同仁”,即使是谢楠、张国立这种请来的“助演”也没能享受提词器的待遇。

当然,并不是说每个演员都得“记词”,演艺圈中就有不少大咖容易忘词。比如周华健,人送外号“忘词天王”,一场演唱会使用的提词器都够申请吉尼斯,唱了几百遍的《朋友》居然还会卡壳;再比如沈腾,忘词也是“家常便饭”,在拍摄《夏洛特烦恼》时因为记不住词,不得不把台词贴在演对手戏的马丽的半边脸上。

为什么观众能接受周华健使用提词器、沈腾“念稿”,却不能谅解《吐槽大会》的表演者呢?这是因为周华健、沈腾等人在各自的专业方面颇有建树,他们的“忘词”不仅不影响其专业表现,反而还显得有些“可爱”,被一票观众视为笑谈;而《吐槽大会》的表演者特别是笑果旗下艺人,其“专业”就是“吐槽”,如果现场念稿子也算“专业表演”,那岂不是人人都能上去秀一把?

这样一对比,我愈发觉得德云社实在是够“牛”:笑果旗下的知名艺人,即使在自己的“专业”上也要靠提词器,除了王勉极少有人能采取其他表演手法;而德云社则堪称人才济济,京评梆越歌曲舞蹈样样拿得出手,高峰的快板书、张云雷的京剧、张鹤伦的流行歌曲、孟鹤堂的舞蹈、周九良扮老太太等等都各具体特色,对前者简直是碾压级存在。

或许正因为如此,近年来德云社的人转战其他领域,效果都不错:岳云鹏在电影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中表现不俗,郭麒麟在《庆余年》《赘婿》里充分展现了良好的台词功底,孟鹤堂、烧饼等人在其他综艺节目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。与之相比,笑果捧出的艺人极少出圈,目前跨圈效果还算不错的似乎只有李雪琴。

郭德纲父子多次在接受采访时称“相声是虚假繁荣”,这么说来,脱口秀才是实打实的“虚假繁荣”——蛋总在资本的扶持下抓住了机遇,用国内观众相对陌生的表演形式造就了一票新秀;但与德云社那些稳扎稳打、从基本功练起的相声艺人相比还差得很远。事实证明,德云社之后的那些相声团体,整体实力都不是“郭家军”的对手;要是脱口秀行业也来几个“后起之秀”,不知道笑果还能不能笑到最后?

2021-09-20 21:17阅读758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