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心中的脱口秀一直都是脱稿来说的,甚至有时候应该是即兴的、与观众互动的形式。如今爆出《脱口秀大会》提词器一事才知道,原来他们居然是对着稿子念,甚至脸语气词、标点符号都有???那这样的脱口秀根演讲有什么区别?
PS 当然脱口秀有稿子我是知道的。所以脱口秀演员到底应不应该使用提词器呢?这是业界地普遍现象吗?
这就是为什么脱口秀总给人“我也能上”的感觉,就是从业门槛太低。一个脱口秀节目,那么多非其他行业的人说脱口秀还能比笑果文化自己的人分高,本来就是个很讽刺的事情,我的看法是如果为了节目给非专业人士用提词器还说的过去,如果是脱口秀演员就不该用提词器,我认为这是阻碍脱口秀发展壮大的事情。
偏个题说,我认为中国没有脱口秀演员,只有脱口秀编剧,目前笑果文化这些人不能称之为演员。只注重文稿内容,不注重声台形表,充其量是编剧走到台前了。对比一下相声演员,说话的尺寸,表情,声调经过了多少年的训练,这才是功夫,才能叫演员。所形成的就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段子随时来,10分钟也能说,2个小时也能说,面对1个人能说,面对1000人也能说,不需要提词器。
但是脱口秀现在对于这些基本上没有训练,只看稿子写的如何,实际上就造成有些效果是有假象的,同样的内容不能说第二遍,场子一换,观众一换效果可能就没了。上自家节目10分钟的段子还用提词器,连背稿都不用了,长此以往脱口秀只能成为快餐文化,这个风口一过去,大家就会发现他们没有这么好笑了。
虽然我认为脱口秀,相声这种俗文化应该适当降低门槛,吸引更多人参与,但是也不能过分低,过分低那就跟鼓励“万众创业”一样,最后就是害死一批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