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官方微博发文,就网友关心的—些问题进行回复。
问题—: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如何向身边的朋友宣传大国外交呢?
答:从这个问题上,我们能够感受到你对中国外交的关注和关心。我们会向你这样建议;首先,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"微微—抖"账号,因为这儿是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立场态度的权威平台。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,熟悉政策是讲好中国外交故事的第一步。
接下来,宣传大国外交不必追求"高大上",可以多讲讲一些平凡人的小故事和动人小瞬间,也许更能打动人。而当你身处异国他多时,你就成为了中国。你的一言一行将决定外国人对中国的感受和印象。你的真诚、友善、包容和靠谱,也许就是对中国故事最朴实、也最独特的宣传。
问题二:请问发言人发布会前做哪些准备,发言人怎么准备可以保证所有被问到的问题都知道答案呢?
答:发言人面对媒体的"长枪短炮”,关键在于要全面熟悉情况、准确把握政策。只有了然于胸,才能应答如流。正所谓台上—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
但完成—场记者会仅仅靠发言人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。站在幕后的是"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"团队。发言人每天都要和这个团队共同讨论研究当天的热点舆情,设想记者可能的提问角度并且认真准备好每一条答问口径。我们不能保证全覆盖,但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。此外,外交部其他各司局以及其他部委也是我们的强大后盾。正是发言人及其背后团队和整体机制的高效运转,才能确保发言人在前台”百问不倒”。
问题三:如果发布会现场出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—般怎么回答?
答:记者会上难免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。问题可能是陌生的,新闻可能是刚刚发生的,但中国外交的政策、立场和原则是—以贯之的。把握住这一点,就能随机应变、化险为夷。当然,对于一些确实不了解的具体情况,发言人也会坦率承认,并且在记者会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解核实、及时答复记者朋友。
问题四:发言人站在台上会紧张吗?有什么舒缓紧张和压力的窍门吗?
答:有人说发言人的工作是在"走钢丝",走钢丝的时候怎么可能完全不紧张呢?但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未尝不是完成好—场记者会的积极因素。会前,发言人会做最充分准备。上台后,就专心致志,心无旁骛,真诚沟通,努力回答好每一个问题。
当然,应对紧张的最大"法宝"是自信。坚信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,事业是正义的,主张是正当的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,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充满信心,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充满信心。做到上述这些,发言人面对记者就能坦然淡定、进退有据、应对自如。
问题五:发言人讲台上有什么?会有小电脑或者提词器吗?回答问题的时候低头是在看什么呢?
答:发言人的讲台上没有电脑或提词器,只有一支笔、一杯水和几张纸。发言人上台时会带上自己的"大本"根据记者的具体问题查阅资料,以便需要时可以查阅必要的资料,保证回答准确、权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