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词器成了综艺节目的“原罪”?

作者:admin  全文604字 阅读需3分钟

《吐槽大会》的提词器被网友晒出后,引起颇多人的不满,觉得自己被“欺骗”了,原来吐槽选手与嘉宾那么精彩的段子与表演,竟然事先有编剧写好,并投射到大屏幕上,被念出来,甚至连“好吧”、“我也不多说了”这样的语气词与串词也要提示出来。

于是,《吐槽大会》这次被吐槽成了“朗读大会”、“背课文”,有网友表示“再也不相信综艺了”。在提词器成为争议话题之后,人们希望看到更多对于这一“综艺神器”的观点与看法,参加过现场录制的演员李若彤确认现场确实有提词器,她的看法是,作为录制节目的一个工具,提词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,但她大多数时候不会使用,除了工作习惯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,“面对镜头,眼神不会骗人”。

数次参加《吐槽大会》录制的罗永浩,认为综艺节目录制现场有提词器非常好,但如果做得不隐蔽,会让发现提词器的观众产生扫兴的感觉,“而娱乐演出让观众扫兴是不道德的。”

罗永浩提到一个关键词“扫兴”,很能概括这次提词器风波的根本原因,那就是这块不停打出台词的屏幕,让不少观众与网友感到“扫兴”了。既然这一做法按照罗永浩所说是“不道德的”,那这些观众与网友就有批评的理由,这种批评拥有一个天然的“制高点”,而这恶搞“制高点”的产生,是被奉为“上帝”的消费者(观众)遭遇到“假冒伪劣”产品后滋生的愤怒所培养出来的,来自受众的不满,具有某种正当性,这决定了被批评者即便有话要说,也会选择保持沉默,因为解释有可能引来更大的怒火。

2021-11-21 11:12阅读746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