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词器――这种装置源自1948年安置在半个行李箱里的防水纸卷。当时经验丰富百老汇的男演员小弗莱德·巴顿很紧张。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传媒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·斯特林说:"对于那些在戏院或者电影里演惯的作品,要迁移到电视上有难度,因为演员要记得台词会多很多。
"比起在几个月里背一堆同样的台词,巴顿现在需要每周或者每天就记新台词。有时分镜提词卡能派上用场,但是靠摇摇晃晃的舞台工作人员来翻卡并不保险,有时会造成重大延误。
巴顿找到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副总裁欧文·卡恩,提出把提词卡连成机动式卷轴,这样他就能通过卷轴看到台词提示,避免在银屏上发生失误。
卡恩叫来了旗下的电子工程师兼电视研究导演休伯特·施拉夫雷,问他是否能办到。"我说那是小菜一碟的事。"斯拉夫雷在2008年的《斯坦福倡导者报》上提到。他把半只行李箱做成新装置的外壳,然后用些传送带、滑轮组和一只马达来转动写有半英寸行距台词的防水纸卷。一边念台词的同时,由工作人员控制的纸卷会随之转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