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除了一些线上渗透率低于5%的品牌,一定要先做线上,线上的红利和ROI(投资回报率)的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。
所有线上的投放,流量一定要抓,流量是品效合一的。最重要的一点,是在于要界定什么是品,什么是效,否则就没有办法归因去把事情做好。
这篇文章是来自群响会员大柱,一个从 FA 到新锐肉肠品牌肉敢当创始人的分享,他将用实操案例,一步步为大家拆解食品品牌如何在小红书冷启动。
我觉得一个品牌冷启动应该是符合这三个标准的:
第一、可量化、可复制、可持续。
第二、一定要测试,消费品不太像线上的这种公司它能去小步快跑,然后每天迭代,所以你前期有的测试机会,可能就一到两次。在第一次冷启动的时候,一定要测卖点、测方向、测场景,搞清楚到底说什么能给你带来转化。
第三、在冷启动过程中能有一些品牌势能的平台。
二、小红书 vs 抖音
1、为什么选择小红书?
关于冷启动,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很纠结,所以拉了这么一个表,这个表比较抽象。
我们把市面上主要的可能能做冷启动的一些平台全部拉下来,打了一个相对主观的分数,然后我们决定了做小红书。
选择小红书最重要的原因是,它非常品牌向且更能接受高客单价的产品,并且短期内有红利。
我自己开始做小红书的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就是渠道红利,它的最小颗粒不是渠道,而是渠道之下的品类。
我们选择小红书,一开始其实想到一个冷启动的方式,包括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最开始都尝试过这个冷启动的方式,就是尝试利用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。
因为有很多的朋友也好,社群也好,或者身边的同事,可能在拼多多、淘宝有很高的职位。所以我们最开始都会拉一个渠道大表,按照这个渠道去走,然后测算我们第一波到底可能卖多少钱。
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,因为每个渠道转化率能卖多少你不知道,不一定能持续,而且靠熟人关系其实没有办法完成初始的测试。
我们之前接触过一个国内做得非常好的代理,对方告诉我们,食品行业是蓝海,在小红书这个类目里面,大部分的品类下是没有广告采购的。
另外,我认为,做流量其实很多时候是要用跟随策略的,我们要去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,从中你能不能学到很多东西。
但是我们发现,小红书真的做的好的食品品牌非常非常少,我们要被逼着去看保健品怎么做,美妆护肤怎么做。其次就是我们自己实操下来,发现食品类的达人在小红书上今年活得都非常滋润,我有一个朋友,他0粉起号做小红书两个月的时间就月入 2 万了。
小红书有个特点,就是它的卖点测试成本非常低,低到你难以想象, 只需要 50 块钱就可以帮你排除一个错误选项:什么类型的图片是不能用的。
还有个特点是小红书的“图+短文”的变量比较少,更容易控制变量,像B站长视频、知乎长内容,你很难去控制变量,去测试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是OK的或者是不OK的。